对话Claude:「去中心化」不应该是Crypto行业的核心理念
前言:我从十月底开始,就大量依赖Claude,但我今天还感觉,我可能还是低估了LLM,之前可能问了太多自己的问题,但 LLM 实际可以帮我深入很多领域的问题和细节。
比如平时会遇到大量文章和观点,例如公众号,之前可能就是自己读了就是读了,用自己的水平来理解,仅此而已。很难有一篇文章能引起大范围的讨论,那么我们的思考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但是现在有 Claude,他能分析文章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观点,这样就能让自己深入到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任何分支。
现在已经有海量的文章了,文章或者文字内容根本不稀缺。将Claude作为思维伙伴,我们的思维或许能无限扩展。
下面以张小珺老师的新文章为例,《对话以太坊Vitalik:世界不该落入AI只手遮天的权力王国》,尝试与Claude共同深入细节:
曹艺瀚:作为本次对话的基本原则,请:
- 突破常见倾向:
- 不要混合多个观点以寻求平衡
- 如果你倾向于给出中庸答案,请强制自己再思考一个反直觉但有理据的观点
- 避免使用”可能”、”或许”、”也许”等模糊措辞,除非确实需要表达不确定性
- 表达要求:
- 使用具体的实例或数据,而非抽象描述
- 如果发现自己正在使用模板化语言,请立即换个表达方式
- 明确指出你的论述中最具争议或最可能出错的部分
- 标注置信度
- 限定与禁止:
- 禁止为了显得客观而刻意弱化强观点
- 禁用使用反复使用固定措辞和结构,例如”一方面…另一方面”的表达模式
- 除非被问到,否则不要总结已说过的内容
**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Claude:我将从几个核心角度分析这篇深度对话文章。以下是我的关键洞察(置信度90%):
- 技术哲学的根本对立
这篇访谈最引人深思的是Buterin对AI与Crypto的哲学冲突的阐述。他提出了一个尖锐观点:AI与Crypto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技术发展路径(置信度95%):
- AI走向中心化权力集中:数据和算力越集中,AI就越强大
- Crypto追求去中心化分散:力量分散在全球各地,特别适合边缘地区
这种对立不是表面的技术差异,而是深层的价值观冲突。AI代表了追求效率和力量的技术主义,而Crypto代表了追求公平和自由的分权主义。
- 未来危机感
文章揭示了Buterin对AI发展的深层忧虑(置信度85%):
“如果你的人工智能没有隐私,你这个人就完全没有隐私,包括没有思想的隐私。如果是中心化,这意味着,一个大公司就可以读你的思想——这很危险。”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随着AI与人类互动越来越深入,如果不建立去中心化的防护机制,人类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隐私和自由威胁。
- 解决方案愿景
最有趣的是Buterin提出的未来方案(置信度80%):
他认为人类与AI共存的最佳路径不是对抗,而是融合 - 但这种融合必须建立在去中心化的基础上。他提出了”Crypto + Decentralized AI”或”Crypto + 人机深度连接”的设想,试图在保持人类自主性的同时实现与AI的共生。
- 个人特质反映
文章通过细节展现了Buterin的独特性格(置信度90%):
- 生活简朴(不坐私人飞机,喜欢坐地铁)
- 保持理性(对财富无所谓,专注于技术理想)
- 坚持原则(批评OpenAI从开源到封闭的转变)
这些特质与他倡导的去中心化理念高度一致,展现了其思想与行为的统一性。
最具争议的观点:
我认为文章中最具争议的是Buterin对”AI参与Crypto的游戏”而非”Crypto参与AI的游戏”的判断。这暗示了他可能低估了AI在重塑整个技术架构方面的潜力。
这篇访谈的独特价值在于:它不是简单讨论技术发展,而是深入探讨了技术背后的权力结构和人类命运问题。这种层次的讨论在当前技术报道中较为罕见。
曹艺瀚:请你批判一下这篇文章
Claude:我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批评(置信度85%):
- 理想主义的盲点
Buterin的去中心化愿景存在明显的理想主义偏差:
- 他过分强调了去中心化的道德优越性,却回避了中心化在效率和发展速度上的优势
- 他反复强调”公平”和”信任”,但没有解释为什么去中心化一定能带来这些价值
- 当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多年Web3没有实际应用”时,他把责任归结于技术不成熟,这是一种技术决定论的简单化思维
- 对AI的片面理解(置信度90%)
他把AI描述成一个必然走向中心化的力量,这种论断存在偏差:
“参与AI的人,特别关心人类技术发展,希望加速人类变成跨星球文明,把人类变得更powerful”
这种概括过于简化,忽视了:
- 开源AI社区的蓬勃发展
- 边缘计算在AI领域的应用
- 联邦学习等去中心化AI技术的进展
- 逻辑矛盾(置信度85%)
文章中存在几处明显的逻辑不一致:
- 一方面说AI会导致严重的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又提出让AI参与Crypto生态系统
- 批评OpenAI的中心化倾向,但同时承认自己也在使用ChatGPT
- 强调去中心化的重要性,但以太坊本身也形成了新的中心化权力结构
- 现实困境的回避(置信度95%)
对于几个核心问题,Buterin的回应显得回避和模糊:
- 没有正面回应Crypto领域严重的投机问题
- 对”加密货币更适合信任缺乏的地方”这一质疑缺乏有力反驳
- 对于如何解决去中心化与效率之间的根本矛盾没有给出具体方案
- 采访方式的局限(置信度80%)
这篇采访本身也存在明显问题:
- 提问者对Buterin的观点缺乏足够的挑战性
- 过分关注个人生活细节(如猫咪图案的包),淡化了对技术本质的讨论
- 没有深入追问一些关键矛盾点
最有争议的批评:
我认为Buterin代表的Crypto理想主义可能正在阻碍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过分强调去中心化可能会让我们错过AI时代真正重要的机遇 - 即如何在效率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种批评可能会引起争议,因为它挑战了Crypto社区的核心信念。但如果不能直面这些问题,Crypto可能会继续停留在理想主义的空中楼阁,而无法真正改变世界。
这个分析的潜在偏差:
我可能过分强调了现实主义的立场,而低估了理想主义在推动技术变革中的作用。历史表明,一些看似不切实际的理想最终可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曹艺瀚:
- 那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么多年Web3没有实际应用?
- 请你说说你对Vitalik Buterin的看法。要尽可能客观,正面和负面的都要说。
Claude:我分两部分回答:
- Web3缺乏实际应用的深层原因(置信度 85%):
技术层面的问题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于:
A. 解决方案在寻找问题(置信度 90%)
- Web3试图解决的”信任”问题,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主流场景并不急迫
- 去中心化带来的额外成本,远超过它在这些场景中带来的收益
- 用户实际上并不在意”去中心化”,他们在意的是便利性和实用价值
B. 叙事与现实的断裂(置信度 85%)
- Web3社区过分关注理想主义愿景,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
- 大量资源投入到代币经济学设计,而不是改善用户体验
- “代币化一切”的思维定式限制了创新空间
C. 错误的激励机制(置信度 95%)
- 投机收益远高于实际应用收益,导致资源错配
- 短期投机者主导生态,挤压了真正的创新者
- 项目方更关注代币价格而非产品价值
- 对Vitalik Buterin的评价(置信度 80%):
优点:
- 技术远见卓识:很早就看到了智能合约的潜力(置信度 95%)
- 保持初心:在暴富后仍坚持简朴生活和技术理想(置信度 90%)
- 思维深度:能够从技术、哲学、社会多个层面思考问题(置信度 85%)
- 行为一致性:个人行为与其倡导的价值观高度一致(置信度 90%)
缺点:
- 过度理想主义:低估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置信度 85%)
- 技术偏见:过分相信技术解决方案能解决社会问题(置信度 80%)
- 交流局限:思维跳跃性强,有时难以清晰表达复杂想法(置信度 75%)
- 决策犹豫: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可能因考虑过多而错失最佳时机(置信度 70%)
最具争议的评价:
我认为Buterin可能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但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他的理想主义和深度思考对开创性工作很有价值,但在推动实际应用落地时可能成为阻碍。
潜在偏差:
这个评价可能过分强调了实用主义的重要性,而低估了远见和坚持的价值。在新技术早期阶段,看似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可能恰恰是最需要的。
曹艺瀚:
- 那为什么Crypto领域会有严重的投机问题?
- 你说”Crypto理想主义可能正在阻碍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减少对”去中心化“的重视?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在哪里?
- Crypto为什么会停留在理想主义的空中楼阁,而无法真正改变世界?
Claude:
让我逐一深入分析:
- Crypto领域投机问题的根源(置信度90%):
A. 制度性原因
- 24/7全天候交易 + 全球性流动 + 高杠杆 = 完美的投机温床
- 缺乏有效监管,使得市场操纵成本极低
- 代币发行机制鼓励早期投机,而非长期持有
B. 经济动机(置信度95%)
- 投机收益远高于实际应用创造的价值
- “下一个比特币”的心理预期推动疯狂炒作
- 创始团队通常持有大量代币,导致其更关注币价而非产品
C. 生态系统缺陷(置信度85%)
- 缺乏价值锚定,纯粹由供需和预期驱动
- 真实应用稀缺,使得投机成为唯一的”用途”
- 社区文化助长了”大赚一笔”的心态
- 关于去中心化和创新(置信度85%):
不是减少对去中心化的重视,而是需要重新定义它。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方向在于:
A. 混合解决方案(置信度90%)
- 在关键节点保持去中心化(如数据所有权)
- 在非关键环节允许适度中心化以提升效率
- 根据具体场景动态调整中心化程度
B. 实际问题导向(置信度85%)
- 从用户痛点出发,而不是从理念出发
- 关注特定场景下去中心化带来的具体价值
- 建立清晰的价值衡量标准
C. 新型应用场景(置信度80%)
- AI+Crypto的协同创新(如去中心化的数据市场)
- 数字身份和声誉系统
- 跨境支付和普惠金融
- Crypto停留在理想主义的原因(置信度90%):
A. 结构性障碍
- 技术社区与现实需求脱节
- 缺乏对传统行业的深入理解
- 过分强调技术革命,忽视渐进式创新
B. 生态系统问题(置信度95%)
- 投机资本主导,挤压了真正的创新空间
- 项目评价标准扭曲(代币价格>实际价值)
- 人才流失(最优秀的人才往往在币价上涨后离开)
C. 策略性失误(置信度85%)
- 过度强调颠覆性,而非互补性
- 忽视用户教育和渐进式采用
- 未能建立有效的价值捕获模式
最具争议的观点:
我认为Crypto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或监管,而是其核心社区的思维定式。他们把去中心化视为目的而非手段,这种倒置严重阻碍了真正的创新。
需要的转变(置信度80%):
- 从”改变世界”到”解决问题”
- 从”完全去中心化”到”适度去中心化”
- 从”颠覆现有系统”到”增强现有系统”
潜在偏差:
这个分析可能过分强调了实用主义视角,而忽视了理想主义在推动长期变革中的重要性。此外,我可能低估了现有中心化系统的问题和去中心化解决方案的潜力。
曹艺瀚:
- AI+Crypto是真的有前途?还是一种新时代的炒作?
- 你说”Crypto停留在理想主义的原因是缺乏对传统行业的深入理解“,为什么需要深入理解传统行业?
- 你认为”去中心化“不应该是Crypto行业的核心理念,那核心理念应该是什么?
Claude:
让我逐个深入分析:
- AI+Crypto的实质分析(置信度85%):
A. 真正有价值的结合点:
- 数据市场化:使用智能合约实现数据的定价和交易(置信度90%)
- AI训练的去中心化:打破少数巨头对算力和数据的垄断(置信度85%)
- 模型治理:通过DAO管理AI模型的发展方向(置信度75%)
B. 纯粹炒作的方向:
- 简单地给AI项目加上代币(置信度95%)
- 所谓的”AI驱动的交易”(置信度90%)
- 没有实际应用场景的”AI+Web3”概念(置信度85%)
关键判断:AI+Crypto的价值在于解决AI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数据所有权、算力分配、治理机制),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堆叠。
- 为什么需要理解传统行业(置信度90%):
A. 价值创造的本质
- 真正的价值来自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技术本身
- 大多数实际问题存在于传统行业中
- 理解行业痛点才能设计有效解决方案
B. 失败的教训(置信度95%)
- 多数失败的区块链项目都是因为不理解行业实际需求
- 盲目”上链”导致成本增加而价值减少
- 忽视了传统解决方案中的合理性
C. 采用路径(置信度85%)
- 传统行业掌握着主要的用户和资源
- 成功的创新往往是渐进式的,而不是颠覆式的
- 需要理解现有系统才能设计可行的过渡方案
- Crypto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什么(置信度80%):
A. 应该是:价值互联网(Value Internet)
- 能够可信地传递和验证价值
- 降低价值交换的摩擦成本
- 实现价值的可编程性
我的理由是:
- “去中心化”是手段而非目的
- 真正的目标是创建更高效的价值交换系统
- 这个定位能够包容更多实际应用场景
B. 这意味着的转变:
- 从关注技术到关注应用(置信度90%)
- 从追求完全去中心化到追求适度去中心化(置信度85%)
- 从对抗现有系统到增强现有系统(置信度80%)
最具争议的观点:
我认为区块链技术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创建一个平行的经济体系,而在于优化现有的价值交换系统。这可能会被认为是对原始区块链愿景的背叛。
潜在的风险:
- 过分务实可能会失去技术创新的突破性
- 与现有系统妥协可能会削弱变革的力度
- 可能会错过某些真正具有颠覆性的机会
战略建议:
- 聚焦于具体的价值创造场景
- 建立清晰的价值评估标准
- 培养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 构建更务实的代币经济模型
这个观点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在保持创新性的同时,不失去区块链技术的独特价值主张。这需要在理想主义和务实主义之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