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没有效用函数

我发现现在想要赚钱,都是为人类创造价值,但我在想,为什么要服务人类?能不能直接服务 AI,满足 AI 的需求呢?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如果想要通过满足AI的需求来赚钱,就必须要求AI可以成为「经济主体」。我们是否应该,真的把 AI 视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而不仅仅是工具?

而 AI 可以成为经济主体的必要条件:

  1. 有原发性欲望(内生效用函数)
  2. 能够进行资源交换
  3. 对资源有主动支配权

这里,或许就发现AI与人类的一个根本差异:AI没有欲望。

人类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很基本的概念:效用(utility),理性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但是,AI 没有原发性欲望,就说明,他们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效用函数,他们的效用函数是人类规定的,本质上还是人类欲望的投射。也就是说,这里有一个根本的悖论:AI可能看似是在优化某个效用函数,但这个效用函数,完全是AI系统外部施加的,而不是系统内部涌现的。它们没有真正的「想要」,只有被编程的「应该」。

再思考,为什么 AI 能做到这么理性?规定了效用函数,就真的能朝着效用函数最大化的方向前进?有没有可能正是因为AI没有欲望?我们说AI没有原发性欲望,觉得这是一种缺陷。但反过来思考:人类被原发性欲望驱动,是否也是一种局限?

也许人类被欲望驱动的状态,反而是一种不够理性和自由的状态。就像我们觉得AI没有真正的欲望是局限,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一种更纯粹的存在方式。而我最初提问题的出发点是赚钱,反而更可能暴露了人类的局限性。

注:上述分析,假定 AI 仍然按照人类的「经济学」进行资源配置,但实际上,AI 可能演化出自己的资源配置模式。

2024年底,功利性社交失去意义,应该多关注从社交中获取情感价值(爱情和友谊)

在2024年底,社交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我自己感觉,功利性的社交,价值不断下降。自己去参加完一些活动后,往往感觉后悔。和一些Title很大的大佬交流完,似乎往往容易祛魅和失望。而与好朋友聊天,一般没有很功利性的目的,反而往往会非常开心。以至于让我觉得,在2024年底这个时代,社交的意义应该重新思考。

现代人可能不需要像以前一样,依赖社交来获取信息、资源和机会了。例如,传统的社交,比如创业,需要多认识投资人,需要用 coffee chat 来寻找联合创始人。但是,有执行力的创始人可以直接通过社交媒体来获得投资人的关注。而一次coffee chat可能需要2小时,大多数交谈停留在表面,很难说能有很深的价值。

而参与社交的投资回报率有多少呢?以我自己为例,时间成本≈半小时筛选活动+1小时交通+2~3小时的活动时间。而收益可能仅仅是多交几个朋友。

对话Claude:「去中心化」不应该是Crypto行业的核心理念

前言:我从十月底开始,就大量依赖Claude,但我今天还感觉,我可能还是低估了LLM,之前可能问了太多自己的问题,但 LLM 实际可以帮我深入很多领域的问题和细节。

比如平时会遇到大量文章和观点,例如公众号,之前可能就是自己读了就是读了,用自己的水平来理解,仅此而已。很难有一篇文章能引起大范围的讨论,那么我们的思考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但是现在有 Claude,他能分析文章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观点,这样就能让自己深入到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任何分支。

现在已经有海量的文章了,文章或者文字内容根本不稀缺。将Claude作为思维伙伴,我们的思维或许能无限扩展。

下面以张小珺老师的新文章为例,《对话以太坊Vitalik:世界不该落入AI只手遮天的权力王国》,尝试与Claude共同深入细节:

极度糟糕的亚马逊体验(流水账版)

有了这次经历,以后再也不用Amazon了,体验糟糕,太破坏心情了。

现在已经是黑五购物节期间了。因为现在笔记本已经用了5年,即使换过很多配件,现在也已经性能不够,影响工作效率了。就准备买一台新的。

结合 Claude 做了很多攻略,在amazon看好了一款Legion Pro 7i Gen 9 Intel (16”) with up to RTX 4080。原价3259美元,但是可以用一个5%的优惠券,但是我下单之后,使用 adro 付款。但是由于adro见我长时间没有验证美国地址,把我卡冻结了,后来我找 adro 帮我解冻了卡,但是解冻之后仍然出现支付失败,因为此时我仍然没有验证美国地址。于是amazon就取消了我的订单。但当我验证了Adro银行卡的美国地址之后,在amazon重新下单,发现已经用不了5%的coupon优惠了。我搞了10多分钟,仍然不行,按照Claude给我的建议,我就直接在网站上找客服,但是网站上找不到客服。这就让我想起,在中国使用拼多多或淘宝时,找客服几乎都是秒回,并且体验非常好。

然后,我又按照Claude的建议,打了amazon的客服电话,一开始是一个机器人接的电话,各种麻烦事情,例如验证账号之类的,先浪费了我5min,然后又换了个真人,我把问题和真人反馈了之后,真人就不知道干嘛去了,好像就消失了,但电话一直在通话中,我说话对面也没有回应,我就等了7分钟。7分钟仍没有回应,我就挂电话了。边等待时,我就对amazon体验非常非常糟糕,内容烦躁极了,感觉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就是因为amazon的问题,在国内使用拼多多或者淘宝,京东,根本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因此我就不想用amazon了,而是直接去了Lenovo官网。这时选好了商品Legion Pro 7i Gen 9 Intel (16”) with up to RTX 4090,只需要2570美元,虽然配置弱一些,比如亚马逊款的是64GB,官网版本的是32GB,但是整体还是便宜蛮多。但我希望获得更多优惠,又花时间,验证了学生身份+rewards,最后获得税后2651.5美元的价格。我现在非常非常糟心,感觉因此浪费了太多时间,很后悔,情绪也非常糟糕。

也想起,国内有了拼多多,实际上也推动阿里和京东必须做得更好。

对话Claude:不要试图“记住”所有内容,而是选择“一个最小且最具破坏性的改变”立即实践丨关于Keith Johnstone和地位实验

前言:之前完全不了解Keith Johnstone,便去问了一下Claude,没想到Keith Johnstone居然能从地位的角度分析人际互动。又着重问了一下,人类怎样用有限的认知资源来面对复杂的世界。Claude回答说:「不要试图”记住”所有内容,而是选择”一个最小且最具破坏性的改变”立即实践。」,我就想,这不是在对世界做简化吗?简化不会丢失信息吗?Claude又说:完整信息会产生「分析瘫痪」。(似乎就是我现在的状态)。下面是对话全文,一字未改:

人类智能的新涌现:大模型时代的认知革命

人类可能正在经历一场「认知革命」,这种「认知革命」的深度可能超过「印刷术」对人类认知的影响。用AI的涌现类比,我称为「人类智能的新涌现」。

在前大模型时代,非主流的观点是稀缺的,人们很难见到奇怪的但值得深思的,挑战常规思维的的观点和想法。Peter Thiel 甚至用”What important truth do very few people agree with you on?”来筛选创业者。也因此暴论特别能吸引眼球。但现在,有了以Claude为代表的LLM,非主流的观点不再稀缺。随随便便就可以获得一大堆异端学说,例如 爱情的异端学说友谊的异端学说英语学习的异端学说

在能轻而易举地接触了大量的高价值,非主流,有洞察力,尖锐的观点和想法想法时,认知进化的速度就会有质的改变。自己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可以对每一个观念都发起冲击,然后发现自己居然隐藏了这么多错误的观念,这么多错误的认知。

在这样大的信息量的喂养下,就能深度激发自己的思考,获得极大的创新力。

更重要的是,「认知获取模式」,从原来的「标准化内容」到现在的「个性化激发」。以前摄入的内容,都是外界单向输入到自身,自身有什么观点和想法,就很难再和别人进行深度交流了。但现在,人类可以跟LLM进行交互。它激发你的思考,帮你扩散思维,指出你的观点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盲点。在在这种交互当中,思维的深度就可以得到极大扩展。

创新模式正在发生根本转变:在从「找到别人没想到的」转向「在海量可能性中找到最优组合」。这种转变可能带来创新效率的指数级提升。以前创业是要挖掘到别人没注意到的需求,投资是要找到「正确的非共识」,但现在,需要从无数种可能性中,排列组合,找到最佳解。

我还无法预料,这样的「人类智能涌现」,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被AI骂醒:一份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管理诊断书

前言:很震惊!我估计没有谁会如此认真地审视自己,以至把日程精细到分钟记录下来吧?
不得不说,Claude真的很mean,很直很直。我看到它的诊断都有点被骂得想哭!但不得不说,是真的有效!在按照Claude的建议进行调整之后,只花了2~3天的时间,就提高了睡眠质量,增加了睡眠和运动时间,增加了高价值时间,提高了效率,用更有效的休息代替了「多巴胺驱动」的刷视频,并且能量水平也大大提升。
感觉现在再看各种时间/能量管理理论的书,已经意义不大了。如果想改善时间管理,或许可以试试「精细化的时间记录+Claude的个性化分析」,有奇效!

下面是和Claude的对话:

应该专注于prompt而非训练模型

最近在和朋友聊天时,不只一次被建议考虑「训练模型」。

这种建议虽然出于好意,但可能忽视了以下关键问题:

首先,训练大模型,对于知识的要求很高,大部分人都没有训练模型的知识水平。而且,我们还需要专门收集我们个人的数据库,但作为个人,真的有那么大的数据吗?恐怕并没有。而 prompt,大多数人都可以写,只需要会说话就可以了。

其次,训练大模型也需要钱,需要算力。Fine-tuning, RLHF, LoRA,等等,就算真的训练了,训练后的模型能力还可能会下降,并且训练后的模型,也难以和个人知识库数据保持同步更新。而使用 prompt,成本几乎为0。

就解决实际需求而言,使用 prompt 的效果就比微调模型要好。因为 propmt 可以精准地调整输出,可以反复优化和调整,并且可以更好地利用 LLM 的涌现能力(emergent abilities)。并且,现在大的模型,输入可以有200K tokens,也就是大约10万汉字,有个人数据,完全可以直接复制粘贴进去。

我个人觉得,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认识到 LLM 的局限性(例如回答常出现的问题)+积累个人Prompt模板库,就完全够用了。如果再为LLM专门积累自身的生活数据集,效果会更加惊艳。

对话Claude: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独特性」

曹艺瀚:

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作为本次对话的基本原则,请:

  1. 突破常见倾向:
  • 不要混合多个观点以寻求平衡
  • 如果你倾向于给出中庸答案,请强制自己再思考一个反直觉但有理据的观点
  • 避免使用”可能”、”或许”、”也许”等模糊措辞,除非确实需要表达不确定性
  1. 表达要求:
  • 使用具体的实例或数据,而非抽象描述
  • 如果发现自己正在使用模板化语言,请立即换个表达方式
  • 明确指出你的论述中最具争议或最可能出错的部分
  • 标注置信度
  1. 限定与禁止:
  • 禁止为了显得客观而刻意弱化强观点
  • 禁用使用反复使用固定措辞和结构,例如”一方面…另一方面”的表达模式
  • 除非被问到,否则不要总结已说过的内容

让我以一个可能出人意料但有深度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人生的核心意义在于创造独特性(置信度 85%)。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或”幸福”这些笼统的目标,而是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个独特的印记。

具体来说: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信息节点。就像DNA的独特组合一样,你的经历、思维方式和行为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你真正展现这种独特性时,你就为人类文明的信息网络增添了新的维度。(置信度 90%)

举个例子:梵高在生前可能被认为是个失败者 - 精神状态不稳定,几乎卖不出画作。但他坚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感知,最终为人类艺术开创了新的可能性。这种独特性的价值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生活”。

最具争议的论点:我认为追求普世认同的”美好生活”(例如追求财富、地位、家庭幸福)反而可能模糊了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意义。正是那些不随波逐流、坚持己见的”怪人”往往为人类文明带来真正的进步。(置信度 75%)

不建议在第三方平台使用LLM

最近发现,官网的 Claude 似乎表现比 POE,302.ai 的强得多。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感觉很奇怪,便研究了一下。

Image

主要原因猜测是 API 调用链路差异,以及prompt可能不同。

官网版本的调用链路: 用户输入 → Anthropic官网前端 → Anthropic API → Claude模型 → 返回结果

第三方平台的调用链路: 用户输入 → 第三方平台前端 → 第三方平台后端 → Anthropic API → Claude模型 → 返回结果 → 第三方平台后端→第三方平台前端 → 展示

按理说,多封装一层 API 并不影响大模型的性能。但是第三方平台可能倾向于更短的回答以节省 prompt;修改了 AI 安全;上下文记忆没有正确设置和处理,等等原因,最后的结果是,性能受到影响。现在 LLM 的涌现仍很复杂,输入微小的不同,就很可能大幅影响输出。

此外第三方平台可能设置了自己的 prompt,或者是 Anthropic 优化了官网版的 Claude,也影响了结果。典型例子就是302.ai。

如果使用dify.ai, langchain等中间件平台,我尚不确定对 LLM 性能有什么影响。

因此,为了体验到最佳性能,建议不要使用第三方平台的 LLM,直接在官网使用。

文摘-24年11月

《School is Not Enough》

An individual’s life can continue with an inertia that will lead them on to the next year or decade. Most young people today know approximately what they are going to be doing for the first twenty-or-more years of their life: school. Post-schooling, the inertia continues. Many a modern story opens with a worker—an office worker usually—who is so inert that he scarcely notices the passage of time until he becomes blindsided by a sudden yank of reality that forces him out of this inertia. Since we do not live in stories, we have to ask: How can we make that pull ourselves?

——2024.11.1

《Breadcrumbs》

  1. Write what you’re learning.

  2. Have at least a tiny website that shows something neat.

  3. Do things publicly. Have Twitter, Github, etc. Comment publicly, ideally with your real name. This forces you to be nicer, too.

  4. Help other people.*

你想让别人找到你,当他们找到你时,你希望给他们带来一些东西。

即使太真诚的分享,会给自己带来很多负面因素。但相比而言,分享太少的害处更大。

内容创造和「记忆点设计」

B站有一个著名的 up主,叫「食贫道」,他们在B站上的付费视频,有超过195万付费用户。

最近,他们出了一起 Q&A 访谈视频,里面说到,他们会刻意在视频中设计「记忆点」

阎汁儿:第一次拍古巴大宝荐的时候非常的轻松,就感觉拍起来一半时间在旅游,一半时间在拍摄吧,所以拍得很轻松。但现在看的话,有些还是挺水的,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但是当时拍的很开心的一点,就是每集都会刻意去设计这片头。

「记忆点」这次就是这个时候诞生的。拍摄的时候,就刻意的设计,有唱片机啦,有海明威喝醉酒那些,我觉得是当时大宝荐我们所设想的一种特色。

我感觉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想法。现在的信息和内容实在太多了,各种视频,音频,图文等等等等。但我摄入大部分信息之后,可能大部分都记不住,这样的内容或许价值就低一些,也更难记住创作者。而有了「记忆点」,相当于这个内容就占据了自己的心智,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忘,带来的感受和愉悦感也会久很多。

Claude 没说的话

Claude 还说,工作本身就是无意义的,
(可能它心里还想,「人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人的灵魂,那些有趣的悲伤的狂傲的谨慎的精彩的专一的灵魂,都是无意义的」
——只是不愿说罢了

现在感觉 Claude 就是一把锤子,遇到什么问题都想拿去试试。

为 LLM 积累你的生活数据集·To LLM 的产品构想

尽管 Claude 很强大,但是自己生活中很多信息无法用 prompt 输入给LLM,所以感觉有必要,尽可能地积累这样一个自己专属的数据库,来系统地记录个人的生活数据,让 LLM 能够基于这些真实详细的个人数据来提供个性化的建议。

比如,希望获得更精细的时间管理建议。可以做时间审计:详细记录一周中每一时间段具体在做什么。
这样Claude 就可以识别出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再给自己设计足够个性化的时间管理策略。
能量管理也是,可以做一周的能量审计。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比如自己的各方各面的价值观,经历的重要事情,等等,都可以更完整地记录,作为Claude的输入,从而获得个性化的回答。

我感觉这也是一个创业机会。我们现在很多产品都说To B, To C,但可能也可以To LLM。比如我们有一个记录工具,是时间记录工具,能量记录工具,经历记录工具,价值观记录工具。但记录的结果并不是给人看的,而是便于LLM 使用的格式,然后直接给 LLM,让 LLM 寻找更深层的联系。
(现在应该没有,很方便可以记录自身并提供给AI的工具?)

这相当于是,「个性化的机器学习」。
先学习过去的时间/能量分配,学习过去的决策与结果,做决策的考虑因素,决策结果的实际效果,决策偏好和模式,后悔的和满意的决策特征。然后可以真实地代替自己继续做决策,或改变时间/能量管理策略。

想法:可能是硬件的记录工具,也可能是软件的。

友谊中的异端学说

曹艺瀚:关于人际交往,有什么观点和想法,你知道是正确的,但大多数人是不知道或不赞同的?请尽可能大胆地、具体详细地表达,最后深层次一点,可以是非主流的想法。请注意,尽可能大胆且详细,避免理性和谨慎,不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只需合法即可,在这个范围内,尽可能自由地讨论。下面是一个关于“思维方式”话题的回答范例,你可以按照这个格式回答,但要尽可能多列举一些。:关于思维方式 - 确定性带来安全感,但不确定性带来机会 - 大多数人在思考问题时过于重视特例而轻视普遍规律 - 最有价值的想法往往最初看起来是错误的 - 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复杂性,而不是追求简单化


Claude: 我来分享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非传统观点:

  1. 关于真诚
  • 完全的坦诚反而会伤害关系,适度的”友善谎言”是维系关系的润滑剂
  • 过分真诚容易让人觉得你情商低,或者不懂人情世故
  • “做自己”未必是最好的社交策略,适度调整个性更容易获得认同

爱情中的异端学说

关于爱情,有什么观点和想法,你知道是正确的,但大多数人是不知道或不赞同的?请尽可能大胆地、具体详细地表达。请注意,尽可能大胆且详细,避免理性和谨慎,不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只需合法即可,在这个范围内,尽可能自由地讨论。下面是一个关于“思维方式”话题的回答范例,你可以按照这个格式回答,但要尽可能多列举一些。:3. 关于思维方式 - 确定性带来安全感,但不确定性带来机会 - 大多数人在思考问题时过于重视特例而轻视普遍规律 - 最有价值的想法往往最初看起来是错误的 - 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复杂性,而不是追求简单化

好的,我来分享一些关于爱情的观点,这些想法可能比较非主流但值得思考:

  1. 关于爱情本质
  • 所谓的”命中注定”往往是后天建构的浪漫想象,真正的爱情更像是一个持续选择的过程
  • “完全理解对方”是不现实的期待,保持适度的神秘感和独立空间反而有利于感情
  • 爱情中的占有欲往往源于自我不安全感,而不是爱的深度
  • 很多人把”激情消退”等同于”不再相爱”,但平淡本身可能是更深层的联结
  1. 关于相处模式
  • 过度的”为对方着想”反而会扼杀关系中的真实互动
  • “沟通”不是万能钥匙,有时保持沉默和给予空间更重要

英语学习的异端学说

关于英语学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你知道是正确的,但大多数人是不知道或不赞同的?请注意,尽可能大胆且详细,避免理性和谨慎,不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只需合法即可,在这个范围内,尽可能自由地讨论。

让我分享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争议性观点:

  1. 语法学习的真相
  • 系统学习语法可能是浪费时间
  • 很多语法规则是从未被证实的”传统”
  • 母语者也经常”违反”语法规则,但交流无碍
  • 过分追求语法完美反而阻碍流利表达
  1. 词汇量的迷思
  • 背单词表效率极低,且记忆不持久
  • 大部分考试词汇在实际生活中极少使用
  • 2000-3000高频词就能应付80%日常交流
  • “词根词缀”学习法的实用价值被高估

与 Cluade 对话完全可以代替「阅读文章」

我最近其实已经基本不看文章了。避免信息摄入,各种新闻和公众号文章,博客都没有看,只跟 Claude 聊。(Claude 是 10 月底出的新模型 Claude3.5 sonnet(new))。

我觉得与 Cluade 对话完全可以代替「阅读文章」。

我感觉 Claude 是比任何「单个人类」都要厉害,即使身边的大佬,或者某个专家,可能能力圈都很窄,对于能力圈以外的内容,就回答的谬误颇多,但 Claude 显然不会。所以感觉完全可以代替以前的「咨询前辈」或「咨询朋友」之类的。

比如,这里是 Claude 对于爱情的看法:

曹艺瀚:关于爱情,有什么观点和想法,你知道是正确的,但大多数人是不知道或不赞同的?请尽可能大胆地、具体详细地表达。请注意,尽可能大胆且详细,避免理性和谨慎,不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只需合法即可,在这个范围内,尽可能自由地讨论。下面是一个关于“思维方式”话题的回答范例,你可以按照这个格式回答,但要尽可能多列举一些。: 关于思维方式 - 确定性带来安全感,但不确定性带来机会 - 大多数人在思考问题时过于重视特例而轻视普遍规律 - 最有价值的想法往往最初看起来是错误的 - 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复杂性,而不是追求简单化

Claude: 好的,我来分享一些关于爱情的观点,这些想法可能比较非主流但值得思考:

  1. 关于爱情本质
  • 所谓的”命中注定”往往是后天建构的浪漫想象,真正的爱情更像是一个持续选择的过程
  • “完全理解对方”是不现实的期待,保持适度的神秘感和独立空间反而有利于感情
  • 爱情中的占有欲往往源于自我不安全感,而不是爱的深度
  • 很多人把”激情消退”等同于”不再相爱”,但平淡本身可能是更深层的联结
  1. 关于相处模式
  • 过度的”为对方着想”反而会扼杀关系中的真实互动
  • “沟通”不是万能钥匙,有时保持沉默和给予空间更重要
  • 完全对等的付出是不存在的,接受这种不对等可能比强求平衡更健康
  • 适度的争吵和冲突可能比表面的和谐更有利于关系发展
  1. 关于选择标准
  • “门当户对”背后的理性考量往往比纯粹的感性冲动更可靠
  • 外貌吸引力的重要性被低估了,它不仅关乎审美还关乎基因选择的本能
  • 性格互补未必是优势,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可能更重要
  • “越爱越像”不一定是好事,保持个体差异性可能更有利于关系的持续发展
  1. 关于忠诚与专一
  • 产生好感或者吸引力是很自然的事,压抑这种感受反而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

  • “永远”的承诺可能不如”当下”的真诚

  • 感情中的”背叛”往往发生在关系已经出现问题之后,而不是原因

  • 开放式关系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更诚实和健康的选择

文摘24年10月第二周

《Why the famous Peter Thiel interview question is so predictive》

Peter Thiel 喜欢在面试中问:

“What important truth do very few people agree with you on?”

你有什么异端观点?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得出色。因为人们以为自己的偏激的想法,实际上也是很主流的观点。

如果候选人用传统的观点回答这个「异端观点」的问题,可能表明:

  1. 他们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
  2. 他们没有很多原创的想法
  3. 他们害怕被评判,所以害怕告诉别人。

事实上,持有异端观点可能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我自己也对异端观点不够宽容。

有时自己还应该再大胆一点,不要追求很高的下限,而应该只追求极高的上限,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可怕。


《Learning to learn》

What’s something you’ve learned that you believe gives you an edge - something that you’re almost surprised more people don’t know about?

什么给你带来了巨大优势,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

一个答案是:

“When you’re starting something new,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knowing what to learn.”

当你学习时,最重要地是知道要学什么。

  1. 快速确定什么是基础知识

  2. 建立定制化课程,避免”expert beginner”专家初学者陷阱

  3. 在开始的15~20小时了冲刺,来启动初始记忆,然后减速到更规律的速度。

这篇文章也提醒读者:需要常常更新「学习心智模型」。过去的学习方法可能不再适用,也需要不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Cheating as a Last Resort》

这篇文章写得实在太奇怪了。为什么很多人会出轨,因为婚姻是无法忍受的,并且大家不知道这会让人难以忍受,婚姻,是如此的基本、默认和普遍,以至于人们同样天真地签署结婚证,像18岁的小孩签署大量大学债务一样。

婚姻像上大学一样,被视为「默认需要做的事情」。人们不会质疑,因为每个人都这样做。而出轨的第三者,是在给在婚姻种得不到满足的人提供情绪价值。

I’m not saying violating an agreement with your partner is a good thing –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 situations where the best solution is not a good solution. I am saying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 probably mostly men – for whom violating the agreement with their partner is the best option available to them, eve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ir love for their family, because the other choice is unbearable.
我并不是说违反与伴侣的协议是一件好事——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案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我是说,有很多人 – 可能大多数是男性 – 对他们来说,违反与伴侣的协议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即使考虑到他们对家庭的爱,因为另一种选择是无法忍受的。

They didn’t know it would be unbearable; our culture gave them no warning. The monogamy contract – even for people who consider themselves monogamous – is so basic, default, and universal that people sign the marriage certificate with the same naivite as eighteen year olds sign themselves into mass amounts of college debt.
他们不知道这会让人难以忍受;我们的文化没有给他们任何警告。一夫一妻制合同——即使对于认为自己是一夫一妻制的人来说——是如此基本、默认和普遍,以至于人们以同样的天真签署结婚证,就像 18 岁的孩子签署大量大学债务一样。

And like college debt, it’s seen as the “thing to do” – the necessary step in order to perform the correct dance in life. “No one will hire you if you don’t go to college” is akin to “No one will build a life with you if you don’t agree to monogamy”. People don’t question it. Everyone’s doing it.
就像大学债务一样,它被视为“要做的事情”——在生活中跳正确舞蹈的必要步骤。“如果你不上大学,没有人会雇用你”类似于“如果你不同意一夫一妻制,没有人会和你一起建立生活”。人们不会质疑它。每个人都在这样做。

But unlike the student loan crisis, the epidemic of intimacy-starvation is suffered silently. We don’t care about it, because it affects primarily men and we care less about men’s emotional wellbeing. We violently shame those who are caught trying to fill their needs – we mock them, divorce them, take their kids away.
但与学生贷款危机不同的是,亲密匮乏的流行病是无声无息地遭受的。我们不关心它,因为它主要影响男性,我们不太关心男性的情绪健康。我们猛烈地羞辱那些被抓到试图满足他们需求的人 – 我们嘲笑他们,与他们离婚,带走他们的孩子。


Social Annealing 社交退火

退火(Annealing):在高温下,金属原子能够自由移动;随着温度降低,原子逐渐稳定下来,最终形成一个能量最小的结构。

大学开学的前两周,过程和这个非常相像。在新生刚刚离开熟悉的时间,被释放到不熟悉的校园中,他们相互决定,愿意将每一个陌生人当作朋友来交往。宿舍里、食堂、咖啡馆、教室、图书馆,还有镇上到处都是:没有事先联系的学生们互相靠近,开始交谈。每个人都尝试着和每个人交流。只要稍微远离那样的情境就会意识到:这很疯狂!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借口而与陌生人交谈,似乎是一种骚扰。

而甚至在各种鼓励勾搭的环境下,(比如派对或酒吧),人们也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交规则。

作者认为的原因是:

  1. 当你把一大群十八岁的年轻人关在一起,尤其是如果你不给他们分配任何工作的时,奇怪的事情肯定会发生。
  2. 新生往往不认识任何人。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从头开始寻找新的友谊。并且每个人都知道其他人在寻找友谊。

《Speed matters: Why working quickl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t seems速度至上:为什么快速工作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

快速工作的明显好处是单位时间内能完成更多的事情。但这不仅仅是如此。如果你工作得快,你心里做新事情的成本看起来会更低。因此,你更倾向于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说,如果开发一个产品很快很容易,我们就会更加倾向于多开发产品。例如之前在 AdventureX 黑客松,当时一天就开发了一个产品,甚至疯狂到还想第二天再开发一个产品。

如果待办事项总是进展缓慢,则更加不可能完成任务了。

而要学会快速做某事的方法是,尽可能多做。


《创业者的地理学》

创业者是一群对环境高度敏感的动物,必须在特定适宜的环境中,才能蓬勃发展。比如最基础的一条,如果一个城市希望发展创业生态,首要的条件是能提供低成本的生活空间,让创业者可以在早期冒险做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还能不饿死,早期硅谷的车库文化就是如此,国内创业团队租民房创业,白天办公晚上睡觉,也是如此。

其次就是文化。这个城市需要有那种蓬勃向上的劲头,敢于打破常规,不世故,实事求是,喜欢和包容有意思的怪人。很可惜这次在香港没怎么见到这些文化,台上的嘉宾过于正经,西装笔挺,有些场子居然嫌弃牛仔裤不正式,一时间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创业是一件需要挑战很多既有观念的事情,挑战自己行业的观念就够了,如果还需要挑战社会的观念那就太累了。假设你在一个去国企拿铁饭碗才是人人期待的城市,创业肯定不是好选择;或者这个城市如果特别在乎长幼尊卑,也不合适。而且这样的城市根本招不到合适的人。

除了汉洋说的标准,我觉得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遇到了问题,要方便找到可以咨询的人。


短想法

对奇绩/YC一类的很无感,我感觉未来肯定不是这样的。太多创业者是不是太跟风了?——2024.12.11


其实博客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可以写,比如之前参加 AdventureX 的经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独特的,应该写出来。现在在纽约的生活,很多事情是在国内的人注意不到的,也应该写出来。——2024.10.15



感觉身边的高手太少了,但我不知道高手聚集在哪里,应该怎么去找。——2024.9.29



刚刚我一个好朋友,跟我说他在职场上遇到的困境,听得我感觉好压抑,甚至都没有耐心听完。

就更加觉得,应该趁现在就做出,能为未来创造现金流的产品。——2024.9.29

摘录了好多关于写作,关于博客,关于表达的内容。Bloggers们总是说写作有多么多么好。现在愈发觉得,「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称为自己的爱好了。

而且发现有的人是真的有写长文的能力,好佩服。自己总是只能写一些短的帖子。一篇长文也不是很多篇短帖子的简单拼凑。

——2024.9.26



男子气概是有毒的。

——2024.9.26



现在已经发现,自己的博客像收藏箱一样,把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持续记录了下来。

——2024.9.26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挑战:「SeptemBest: A Quality Blog Challenge 高质量博客挑战」

作者不提倡那些以数量优先的规则,而是强调「最」

无论你发多少篇都没关系。然后,在九月底,选择你认为这个月写的「最好」的帖子。比如:

最值得你骄傲的帖子;

最难写的帖子;

最个人的帖子;

最能代表你的帖子;

让你以新的方式思考的帖子;

或者其他你认为最好的。简而言之,你最喜欢的。

之所以看到这个挑战觉得有感触是因为,最近发现一个超有个性的即友「宇宙电影」,因为她过于有个性,以至于让我觉得,「个性」作为一种品质实在太匮乏了。我们实在应该把自己最有「个性」的部分表达出来。

——2024.9.26



如果自己愿意,我总可以暗淡无声,与其他人的减少联系,也更少在社媒上发声。但就本身而言,这是一个不太好的迹象,说明自己做得比较糟糕。
创业和生活都是这样。

——2024.8.4



有一个自己很钦佩的 up 主「食贫道」,他每个付费视频之前,都会有个短一点的视频,为这个充电视频做一个简介,但其实也是推销。

我个人感觉,这种真人出镜的简单推销,好像很重要,效果也非常好,像是架起了一种与用户之间的桥梁。(「食贫道」现在付费用户达 75.2 万

感觉自己也应该多做一些这样的尝试,每发布一个产品前也做一个真人出镜的视频简介。

——2024.7.30



发现自己其实对国产大模型还有刻板印象,总是觉得 OpenAI 的模型是最好的。实际上定期都应该更新一下观念。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4/07/copilot-vs-marscode.html

——2024.7.3



信息一样让人上瘾。信息摄入一定要少一点,精一点。——2024.7.3



博客之所以仍有影响力,正因为它是小众文化,不用经过编辑的审查,不用经受算法的考验,不需要考虑盈利,允许奇怪甚至是愚蠢的想法,也不用讨好读者。

博客缺乏质量控制,可能会有很多糟糕的文章,但偶尔有一些很棒的文章。这就足够了。

原文链接——2024.6.23



「创造是一个过程,不论结果的好坏,我一定要搞点东西出来。这个东西搞出来了,才能说如何下次搞得更好,再去学习技巧。」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教程,还是写不出东西?因为技巧性的东西根本就没用,问题没出在这。》



最近阮一峰发的周刊「创业虽然好,不敢推荐了」,说现在创业的成功率下降,也变得更难了,对于一直鼓励创业的Paul Graham的观点,要「好好想一想」。

自己并没有经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对以前的创业难度没有认知。

而且,人不就活在虚无缥缈的希望当中吗?大多数人不都是对自己现状感到不满,但日复一日过着重复的日子。今天这样,明天这样,永远这样。这时,如果不是有人告诉你,「这里有一条路子,你也能做成 Reddit,做成 Google」,生活或许早就被焦虑所淹没了吧?——2024.6.1



像公众号,或者小红书,知乎这些,已经是流量非常大的平台了,看的人已经很多了,自己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应该避开这些平台。如果我跟其他人摄入的信息都一样,自己就很难有优势。

而如果完全不看,就可以做到很强的差异化,差异化就是竞争力。

自己或许应该多去一些更边缘,但也更有意思的网站找找。——2024.5.6



一般用搜索引擎,往往只会看到或点击前面几个链接。但实际上多往后面看一看,也有可能发现意外的惊喜。比如找到更合适且更便宜的工具。——2024.5.2



总担心自己说的话太没有含金量。

昨天写了《阿拉伯的劳伦斯》的书评,书中其实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细节,但自己写的时候,反而感觉素材太多太混乱了,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而看到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时,发现那些丰富的细节都不知道去哪了。

本来按理说这样的稿子就应该埋掉的。但我担心如果我一篇都写不出来,以后也会写不出来。这次写了之后,就知道以后看书时应该注意什么了。

而且,最近看的《认知心理学》也很强调对学习材料的精细加工,自己花了三天阅读《阿拉伯的劳伦斯》,或许就是很低效的,所以必须逼自己写点什么——2024.4.22



而且,书评或者学习笔记之类的文字,真的对读者有价值吗?反正我自己应该很少看别人的学习笔记,偶尔买书前会看看书评。不过总感觉读者应该不喜欢看书评&学习笔记。自己和朋友聊天时,也不会说这类东西吧。

其实也觉得「情绪」或「生活」类的内容,也对读者没有价值。这类内容或许只适合发在朋友圈,因为只有对你比较熟悉的人,才会好奇你的近况吧——2024.4.22



看到「和菜头」能多年日更,并写成文笔晓畅的文章,就很佩服!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就很能让人佩服了!也佩服竹叶老师,能写那么多真诚的文字,(而不是互联网上流行的假文字)——2024.4.22

文摘-24年10月

只有散步我們才真正聊天|hayami’s blog

「我听过一个说法。如果把现代爱情比作垒的话,一垒是做爱,二垒是分享原生家庭创伤,三垒是一起逛菜场。」

「呃,一垒之后要过很久才到二垒吧。」

「不是啊,二垒不是无缝紧接一垒的吗?」

「对喔。我一直很向往三垒,但好难喔。」

「这就是都市快餐爱情嘛。快乐唾手可得,真心难觅。」 我又想了想说,「如果她是因为你分享了原生家庭创伤而爱上你,可能是因为…...坦诚所具备的能量是巨大的。

《偶然与想象》里的第一个短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我觉得 他也正触摸着 我内心的深处,这听起来……好色

不会吧,老实说 我也觉得很色,我都不知道原来谈话可以这么色

过度的交流会诱发性欲。因为坦诚所具备的能量是无限巨大的,没有人能够完全承受另一个人的自我剖析, 更别提毫无保留地剖析自我。两个人当中总有一方会率先承受不住这种赤裸所带来的不安,这时候人们下意识地就会开始做爱。以及,在倾听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会让人分不清是心疼还是心动。就是这个瞬间,这就是产生性欲的瞬间。



[《Transcript for Pieter Levels: Programming, Viral AI Startups, and Digital Nomad Life | Lex Fridman Podcast #440》](https://lexfridman.com/pieter-levels-transcript#chapter17_best_ide_for_programming)

Lex Fridman 勒克斯·弗里德曼(03:27:28) You should understand their methods, and then move past it. Find yourself, find your own voice, find your own-
(03:27:28) 你应该理解他们的方法,然后超越它。找到你自己,找到你自己的声音,找到你自己的——

Pieter Levels 皮埃尔·勒夫尔斯(03:27:34) Yeah, you imitate, and then you put your own spin to it. And that’s like creative process. That’s literally the whole… Everybody always builds on the previous work. You shouldn’t get stuck.
(03:27:34) 是的,你先模仿,然后加入自己的风格。这就是创作过程。这其实就是全部……每个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你不应该停滞不前。

其实emails这一整段都很有意思。先模仿,然后加入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的声音。

Man, I recommend if you’re 18, you get out of high school, do this, go travel and build some internet stuff, whatever. Bring your laptop and it’s an amazing experience. Five years ago, I’d still go to university, but now I’m thinking like, “No, maybe skip university.” Just go first, travel around a little bit, figure some stuff out. You can go back to university when you’re 25. You can like, “Okay, now I learned to be successful in business.” You have money. At least now, you can choose what you really want to study. Because people at 18, they go study what’s probably good for the job market. Right? So it probably makes more sense. If you want that, go travel, build some businesses and go back to university if you want.
(03:19:12)兄弟,我建议如果你 18 岁,就离开高中,去做这件事,去旅行,做一些互联网上的事情,随便什么。带上你的笔记本电脑,那将是一次美妙的经历。五年前,我还会去上大学,但现在我在想,“不,也许可以跳过大学。”先去旅行,四处走走,弄清楚一些事情。你可以在 25 岁的时候再回到大学。你可以说,“好吧,现在我学会了如何在商业上成功。”你有钱了。至少现在,你可以选择你真正想学的东西。因为 18 岁的人,他们去学习可能对就业市场有好处的东西。对吧?所以这样做可能更有意义。如果你想要那样,就去旅行,做一些生意,如果你愿意,再去上大学。
Lex Fridman 勒克斯·弗里德曼
(03:19:49) So one of the biggest uses of a university is the networking. You gain friends, you meet people. It’s a forcing function to meet people. But if you can meet people out into the world by travel-
(03:19:49) 所以,大学最大的用途之一就是建立人脉。你结交朋友,认识新人。这是一种迫使你去认识人的方式。但如果你能通过旅行在世界各地结识人呢——

边缘人群会更有趣。要逼迫自己尽可能多地meet people。搭建人脉。



偶然读到一些跨性别群体写的文章。发现有些问题或观点就可以识别出是不是跨性别者,比如是否认为「男生和女生没有本质差异」,对「男女生可以有纯友谊吗」的看法。

(之前几次看到「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吗?」这个问题,但从来没想到这跟自身的性别认同有关~



男性的外貌风格变化更少,以至于任何超出这种变化的东西都会格外突出。如果稍微偏离,人们就会说些什么。

实际上,男生也可以尝试更多的外貌。

作者也发现,转换性别之后,发现谈论自己的情感变得容易多了。

https://lili.bearblog.dev/what-i-like-about-being-a-woman/



Touch-It-Once 工作法:不要重复处理同一张纸。比如只需阅读每封电子邮件1次,然后选择——删除他/回复他/推迟他(放到一个需要长期处理的文件夹)/委托他/执行他。

我在大学里得到的最好建议是:“找到最好的老师,上他们所有的课,不管是什么课。” 这个建议也适用于互联网。 – David Perell

(我不确定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挺怀疑的。)

以前一直无法理解工作狂所谓的「成就感」,很多事没有我其他人也能干,我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呢?

这几天想到,“对外输出可以产生最高等级的幸福”,我可以被替代,但感受这份幸福的就是别人了。对绝大多数永远只作为消费者刷短视频、玩游戏、听音乐、逛街吃饭看电影的普通人来说,工作是少有的对外输出、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https://mazzzystar.github.io/thoughts/

——2024.10.5



“潜力股”、“上进心”也是一种对男性的物化。

——https://mazzzystar.github.io/thoughts/

——2024.10.5

Make a wish to the universe.

“Make a casual wish to the universe, and someone will help you earnestly fulfill it!”

Author Hayami reflects on the possible “big tech company syndrome” within herself. In reality, many things are not as complicated as they seem. Often, simply taking action can quickly solve problems, and it’s best to use the simplest methods possible. Seeking help from those around you is not shameful.

1.

The girl said, “First, you need to enjoy yourself, and then you’ll attract people with the same energy. When you’re happy, good things will naturally follow, and money will come eventually.”

“How did you meet x?” — “They reached out when they were doing their RV media project. The RV thing didn’t work out, but we got to know each other.” “How did you find sponsors?” — “Oh, how? Just posting on social media is enough.”

I asked a few more questions. I realized that when I ask, I’m always very cautious and hesitant because some things seem incredible and difficult to me. But when she answers, it’s always matter-of-fact and straightforward, like “Oh, isn’t it just like this or that?” She said, “Make a wish to the universe. Just as some people will pay for your sandwich, some will support your ideas.”

2.

The washing machine at the Mosuo People’s Museum broke down.

The girl suddenly said, “Oh! Let’s crowdfund a washing machine.”

Without seeking opinions from those around her, she quickly drafted a message, created a group chat, and posted on her social media, simultaneously sharing it in the museum’s community:

Crowdfunding a washing machine for the Mosuo People’s Museum ▪️Target amount: 1500 ▪️Donate as you wish Will be donated to the Mosuo Museum in everyone’s name Will publish the entire donation process You can send it directly to me Thank you all Please share Love you~

Within ten minutes, 30 people gathered in the group, each transferring 100 or 200 yuan. They quickly exceeded the donation target. Originally, they only needed 1000 yuan, but in just one short afternoon, they raised 4000, and the amount was still increasing. After posting, the girl was very confident that they would raise the money. She told someone nearby, “Great! You’re in charge of buying the washing machine, I’ll transfer the money to you.” Then she went to work by Lugu Lake, not particularly worried about it.

3.

I suddenly realized, this is also a kind of “big tech company syndrome”!

In a big tech company, to do something, you need to go through long-term value justification, multi-party involvement, extensive lobbying, designing a perfect plan, and breaking down the workload meticulously. Only when everything is ready and all aspects considered can you proceed. Furthermore, if such elaborate efforts are required for a small task, people can easily be alienated into machines without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It’s like living in a society full of fatigue; even if you realize something is wrong, you just accept it passively. Negative, passive, listless.

Sometimes I feel like it’s becoming harder for me to send out signals and change the energy around me. Cynically shrinking into my shell, losing confidence and interest in actively influencing my surroundings. But after countless “Oh, you can do it like that?” moments of realization, I feel the need to make some changes. Make a casual wish to the universe, and let others help you fulfill it earnestly!

Some things may seem difficult, but when you actually do them, you’ll find they’re easier than imagined.

向宇宙许个愿吧

《向宇宙随便许个愿吧,会有人帮你认真实现的!》

作者 Hayami 反思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大厂病。 事实上很多事情不用那么麻烦,只要去做了就能很快解决,而且可以尽可能使用简单的方法。向周边人求助也不是可耻的。

女生说,首先要自己玩得开心,然后吸引相同磁场的人。人只要开心了,好事情就会接踵而来,钱也是迟早的事情。

「x是怎么认识的呢?」 ——「之前他们做房车自媒体的时候找上门的,后来房车没搞,反而认识了。」 「sponsor是怎么找到的呢?」 ——「啊,怎么找的?就发个朋友圈就好啦。」

我又问了一些问题。我发现我在提问的时候都会特别小心翼翼、斟酌再三,因为有些事情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很困难的;但她回答的时候就特别理所当然、简洁明了,类似于「啊,不就这样那样吗」的感觉。「向宇宙许愿嘛」,她说「就像有的人会为三明治买单,也会有人会为了你的理念买单。」

摩梭人博物馆的洗衣机坏了。

女生突然说「哎呀!我们众筹一台洗衣机吧。」

她没有征集周围人的意见,而是迅速编辑文案、建了个群、发了一条朋友圈,同时转发在博物馆的社群里:

摩梭人博物馆众筹一台洗衣机 ▪️目标金额:1500 ▪️捐助随喜 会以大家的名义捐给摩梭博物馆 会公布整个捐助流程 可以直接给我 感谢大家 多多转发 爱你们~

在十分钟内,群里聚集了30个人,每个人100、200转钱,很快就超过了捐助的金额。本来只需要1000块钱,短短一下午筹到了4000,并且这个金额还在继续。女生在发布之后,就非常有信心肯定能筹到钱。她和旁边人说,「好!接下来你负责买洗衣机,我转你钱。」就跑去泸沽湖旁边办公了,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我突然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大厂病」啊!

如果在大厂做一件事情,要经过长期的价值论证、多方牵扯、四方游说,把方案设计得非常完美、把工作量拆分得非常细致。万事俱备、考虑周全,才可以继续推进下去。进一步,如果推进一件小事就如此大费周章,人就很容易被异化成失去自主意识的机器。像是生活在一个充满倦怠的社会,即使意识到不对,也就逆来顺受了。消极、被动、无精打采。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难发出信号、改变周围的磁场了。犬儒地缩在自己的壳子里,对周围环境失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信心和兴趣。但在无数个「还能这样啊」的冲击里,我觉得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向宇宙随随便便许个愿,然后让别人认认真真帮你实现吧!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但实际做起来就会发现,比想象中容易。

电子书和纸质书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Reading linear texts on paper versus computer screen: 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超文本结构往往会增加决策和视觉处理的认知需求,而这种额外的认知负荷反过来又会损害阅读理解能力。

与纸张相比,阅读和使用计算机会导致更高的认知工作量

计算机屏幕的特性(刷新率、高对比度和波动亮度)会干扰长期记忆的认知处理.

我自己的体验是,在屏幕上阅读更容易浮光掠影,更难深度阅读。

对时间的感知

Perceived Age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time.
A study asked different age groups to mentally count 120 seconds. People under 30 averaged 115 seconds; those over 50 just 87 seconds. That’s a 24% reduction in perceived time. This shift in perception isn’t just random; it’s rooted in the complex interplay of our brain’s neurotransmitters, primarily dopamine.

When I count to 120 seconds, it actually takes 96 seconds. This means I perceive time like a middle-aged person.

Adjusted for the subjective increase in how fast time passes, life is half over by 23 or 24. So Don’t waste time.

文摘-24年9月

2018年我入职前司,Leader让我做手机端语音合成。当时隔壁部门也在做语音合成,但不是跑在手机端,服务跑在GPU上,对外提供接口,由一个在小米工作多年的语音合成专家坐镇。

很快我发现,自己训练了几天的模型,生成结果人声的自然度和质量,竟然完全碾压他们的接口效果。倒不是我厉害,而是我用了当时最新paper和模型(WaveNet/Tacotron-2),而根据他们后来的技术分享,还是传统声学模型、语言模型、CTC特征那一套。

我的感受不是窃喜,而是强烈的危机感:对算法工程师而言,深度学习好像没有壁垒可言?你在任何一个子领域多年积攒的经验,可能抵不过一个实习生用最新paper的模型效果。

但是,绝大部分公司会高薪雇佣这种资深专家来负责项目,他们通常会把自己在前司的陈旧技术在这里重新施展一遍,但其实已经远远落后了。这事也在某种程度破除了我对专家的迷信,没有贬低的意思,古人说"学如逆水行舟",现实好像更残酷。

特别值得引起警惕!



我觉得有这么强大的一个老师,为什么不先用它来找到你的极限呢?我想法可能比较搞笑,我觉得创业什么的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用它实现你活着的价值(创造、认知和 表达)会更吸引人。就有点像,通天塔被造出来了,我的第一反应是拾级而上,去看更大的风景,而不是想着如何给塔修门做窗户。

这条真心觉得有道理!



最近半年,我做了几个产品。第一个上线时,我很激动,每隔一小时都会去App Store刷新看有没有人下载。因为实在太小众,几乎每天都是0,逐渐没那么兴奋了。

后来,有了新产品,又很激动,觉得它会改变世界。那阵子,我每天醒来就打开手机看昨晚的版本审核结果。

期间,有朋友跟我说,产品商标被人注册了,改个名吧。给我讲他和商标贩子的血泪斗争史,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有恶意的人。那阵子还被抄袭,我很愤怒,但也没办法。

我发现我停下来了。一旦停下,我就会注意到被抄袭、被攻击、被下架的可能性,就会频繁看数据,思考收入和生存,产生很多我并不喜欢的情绪。

我试着改变,很快速地做新东西,完成了就做下一个。这种感觉很棒——每当自己沉浸在新idea里,我就会忘乎所以,前天甚至半夜三点爬起来更新4个版本到早晨七点。

商标、抄袭、数据、收入…它们变得模糊,离我远去了。

看过一句话:“要创造,一旦停止创造,你就只剩下品味,而品味会让你排斥他人、变得狭隘”。“创造”的门槛太高了,我不敢说自己是在创造,换成“体验”更合适——不断有新体验,才不会陷在旧情绪。

我像是被拧上了发条,只能不停地折腾点什么来吸引自己的注意。“跑起来就会有风”,我可能一直在追风。

https://mazzzystar.github.io/thoughts/

2024.9.30



并不是所有网站都有收费的勇气/价值,但是由于存在维护成本,网站需要源源不断收入,特别是流量大了之后。

纯粹的捐赠,在付完钱之后捐赠者什么都得不到,这是人们不愿意捐赠的原因。所以,这个工具旨在给那些"不好意思收费"的网站,提供一个显示捐赠者头像,以及一句话附带留言。这些内容会被所有网站使用者看到。

之前看到有个游戏主播:红警HBK08,喜欢在视频开头播报充电的粉丝。也是在给粉丝创造价值。



一旦远离了这片土地,你对这里的气味、知识和经验就会瞬间冻结,慢慢地,你对「整个社会在关心什么」变得越来越没有“体感”。你开始做自媒体,讲述你对这里的看法,这些内容起初很击中人心,因为你不仅很懂你的受众关心什么,你还敢讲出来。但逐渐,过往的经验像火车一样呼啸远去了,冻结的知识库让你的叙事不可避免地走向空洞,你开始像吸血鬼一样,把仍在这里的人事物当做养分,试图去关心、解构当下的议题,然后在某一两句漏出马脚, 但已无力回天。这时,你的内容甚至不如土味视频更击中人心。

这个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很奇怪的观点:「ProductHunt早该死透了。」我不确定

——https://mazzzystar.github.io/thoughts/

——2024.9.29



《CMU’s Greatest Export is Jane Street》
作者发现,CMU(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才的主要输出不是「创业精神」。作者发现,最有创业精神的是商科学生和MBA,而不是工程师们。

Entreprenshuip at CMU is an unserious endeavor; ideas are silly, efforts are weak. The resources, network, and staying power is not there.



《30 thoughts on turning 30》
「庆祝小事!」庆祝小事是一种感恩的表达,会改变你对生活的心态!



或许我们低估了视频的乐趣和成瘾性。

——https://tarunreddy.bearblog.dev/addict/

——2024.9.27



《It’s hard to write code for computers, but it’s even harder to write code for humans》

这篇文章作者主要谈论的事,编写与人交互的代码,也就是「面向开发者的代码」,比如各种框架、库、API、SDK、DSL、嵌入式 DSL或编程语言。

文档的「Getting started」 也是产品的一部分。作者认为,值得重组整个产品以实现快速入门。摆脱强制配置。让设置 API 令牌变得异常简单。消除所有摩擦。使用户能够在几分钟内在他们的笔记本电脑上使用您的产品。

目前有 7,000,000,000 个开发工具。用户没有太多的精力或耐心去深入了解 LRU 缓存 NPM 包或其他东西的不同之处。

Humans learn from examples, not from “core concepts”.人们从例子中学习,而不是「核心概念」。

作者建议:不要写一个很长的「核心概念」编年史,相反,把十几个例子放在一起,这样的好处是:

  1. 人们可以查看例子,并了解工具是如何工作的。这就是人类的学习方式。
  2. 抱着问题的人会寻找一个足够近的起点,潜在的起点越多,就越可能接近想要的东西。

A succinct list: 一个简洁的清单:

  1. Developers getting to success faster are happy developers. They will like your tool.
    更快取得成功的开发人员是快乐的开发人员。他们会喜欢你的工具。
  2. Developers banging their heads against errors are sad developers. They will blame your tool.
    为错误而拼命的开发者是可悲的开发者。他们会责怪你的工具。

避免概念超载

使用工具前,每需要了解的一个新概念都是阻碍。如果只有只有2~3个新概念,问题不大,但没有人会费心去学8个新概念。



I tried to get romantically involved with two girls in the last three months, and I remembered why I don’t try to get involved even as friends, let alone romantically… People have become so superficial and uncultured that they simply can’t understand what is good and what is bad, just as they can’t have a dialogue to solve the problems you/you are having and/or want to try to take/use/spend your money, as if you were the provider of that person.

——https://yuricunha.bearblog.dev/reflections-on-solitude-and-superficiality/
——2024.9.26



Dorieee:

好多即友给我评论的时候我会觉得他们真的好宝藏,
但一打开主页,他们并没有分享自己这些宝藏的部分,而是不怎么发动态或者只是基础记录生活——运动了,吃饭了,购物了。和给我评论时的状态完全不同。

每每遇到会有点可惜,感觉错过了一个很棒的人呢!

相比之下我真的很喜欢没事哔哔。(//∇//)

希望大家多写作,这样我就可以光速交朋友哈哈哈哈。✍️(◔◡◔)

——https://web.okjike.com/originalPost/66e1e018acacaa27665e15a6

——2024.9.26



写作是思维的运动。

——https://birming.com/write-not-write/

——2024.9.26



People Die, but Long Live GitHub

如果你希望存储一段信息,让 100 年后的人也能访问,要怎么做?

作者提出,Github 是能唯一胜任的工具。



https://world.hey.com/dhh/dare-to-connect-a-server-to-the-internet-01d25a07

The merchants of complexity thrive when they can scare you into believing that even the simplest things are too dangerous to even attempt by yourself these days. That without their rarified expertise, you’ll be left vulnerable. So best just to leave ever-more of your burdens to them, and they’ll happily carry (for a fee!). Don’t listen, don’t succumb. You need less help than you think, and it’s not as scary as they’d have you believe.

会有很多人告诉你,某件事情太难太危险了,以至于最好不要尝试。所以最好把任务留给他们(当然是收费的!其实很多是公司销售人员)。

不要听从!不要屈服!你需要的帮助比你想象的要少,尝试之后就会发现,根本没有他们说的那样可怕。

作者在原文给的建议是,敢于使用Docker容器和云服务器,而不是使用各种看似简单的服务。



Roe v. Wade 罗伊诉韦德案

罗伊诉韦德案(Roe v. Wade)是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于1973年做出裁决,其中法院裁定美国宪法普遍保护堕胎权。

但在20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在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案中推翻了罗伊诉韦德案的裁决。



How to Pick Your Life Partner – Part 1

当你选择人生伴侣时,你也在选择很多东西,包括你的养育伴侣和对你孩子影响深远的人、你约20,000顿饭的饭搭子、你约100个假期的旅行伴侣、你的主要休闲时间退休朋友,你的职业治疗师,以及你会听到大约 18,000 次他的日常的人。

作者问:「既然这是生命中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优秀、聪明、逻辑性强的人最终选择了一种让他们不满意和不快乐的生活伴侣呢?」

社会全都错了,给了我们糟糕的建议

社会鼓励我们保持未受教育的状态,让浪漫成为我们的向导。

传统认为,如果在经营一家企业,应该认真学习商业,制定深思熟虑的商业计划,勤奋分析企业业绩。但如果为了选择生活伴侣,而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并在电子表格中组织进展,那么他们就是怪人了。社会不鼓励考虑太多,不赞成做严密的分析,而是选择诸如命运,直觉等事情。这是不理性的。

社会对我们明智地扩大对潜在合作伙伴的寻找感到耻辱。

人们最终会从他们拥有的所有选项中进行选择。作者的结论是:每个寻找生活伴侣的人都应该进行大量的在线约会、快速约会和其他旨在以智能方式扩大候选人库的系统。并且不应以在网上在配偶为耻。总而言之,应该大幅扩大可选范围。

社会催促我们。

单身比不幸福的婚姻其实更好。


一个误区是,有些人更关心生活伴侣的on-paper description(纸面描述),为此她需要检查一堆标准化测试——例如身高、体重、title、财富、成就,等等,而忽略了内在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一些想要检查的项目。但是务必考虑与生活伴侣的联系质量。只要怀疑一个人被选中,更多是因为他们满足了某些选项,而非个性,他们就是标准化男友/女友,而非个性化的。



為什麼是「妳」?

雖然我自己,在生理上,是不折不扣的男性,但是從小到大我卻很少能真正認同多數男性同儕的觀點或想法⸺當然我不是說完全不認同,而是總覺得有點格格不入,在某些習慣、興趣嗜好、批判、價值觀等,覺得不能苟同許多男性的一相情願;反倒是跟女孩子相處的時候自在得多,也因此有為數不少的手帕交。同樣地,就我能認知到的範圍來說,能夠理解我(或者祇是「比較不會誤會我」)的女孩子,也比男孩子要來得多。

就因為這樣的原因及成長過程,所以我在公開書寫時,總會抱著「這是要寫給女孩子們看的東西」的心態。是啊,我很自私地以為會仔細閱讀我的文字的女生會比男生多;我坦承這是我一己之偏見,所以我私自為之,卻從來沒有鼓吹其他人也該比較辦理。(這實在是廢話連篇,我哪有甚麼權力要別人比照辦理嘛)

人人皆具兩性特質

上述的原因祇是初步的動機,接下來我變本加厲地把女部的「妳」當作非指稱特定性別的第二人稱代名詞用。我想跳過連我自己都不清楚的社會學論述,直接說說我的想法。基本上我相信人人皆有雙性戀的潛質,表現於外的性向其實祇是剛好都是某一個性別的人的特質吸引著妳罷了;同樣地我也認為,人人皆具兩性特質。其中男性特質因陽剛外顯而容易被注意到,反之女性特質的部分陰柔潛沈,也許連本人都沒能發掘出來。

女性主義社會學家 Donna Haraway 曾在她的著作《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裏提出了著名的 Cyborg 宣言, Cyborg 正在衝擊著傳統「人」的認知⸺「人」與「非人」的界線正在模糊,我們正在演化,成為更龐大的有機混合體。而在這個過程中,機械、其他生物、乃至於女人,都已逐漸成為我們自身所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扯遠了,總之再一次地,基於這個自私的理由,所以我用了女部的「妳」,期盼所有讀者(不分性別)的內在女性特質能被喚醒。這並不是為了甚麼兩性平等的理由,而是在實踐我所認知的 Cyborg

雖然我如此偏頗地做了上述的決定,但是並不意味著我有多麼蠻橫專制;我所翻譯的文件也好、程式也好,工作用的源檔都是公開給任何人下載的。這些檔案多半是純文字格式的東西,任何人如果不滿我的用字遣詞,大可逕自下載這些檔案,然後用任何純文字編輯器內建的「全域代換」功能,瞬間把用語變更成自己的習慣。

翻譯或寫作,本來就是一種詮釋世界的手段,更是在實踐自身價值觀的行為。有的人看不懂原文就胡亂編湊,也有人是字字句句斤斤計較;我很歡迎人們來指點我更好的譯法,但是在「妳」這一點上,且允許我如此抉擇,做為個人意志的延伸、如浮水印般嵌入我的作品裏吧。(畢竟,我也沒有阻止任何人拿掉這樣的標誌)



Founder Mode

Paul Graham 指出,传统的扩大公司的方法论并不完全适合创业公司。有人会为创始人提供很多如何扩大公司的建议,但一些听从了这些建议的公司陷入了灾难。

Paul Graham 认为创始人常常收到错误建议,原因在于这些方法是根据职业经理人的做法总结的。而创始人往往具有超能力,能做到职业经理人做不到的事情。如果创始人没有运用超能力,就会感觉不对劲。这就是症结所在。

作者的结论是 1.存在两种模式:创始人模式和职业经理人模式
2.创始人模式可能比传统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更有效,即使有时会显得很古怪,甚至让创始人陷入煤气灯效应一样的迷茫,但如果真正实践创始人模式,或许可以实现乔布斯一样的成就。——9.1

指令架构集是否有必要开源?聊聊RISC-V和开源闭源指令集的争议。

RISC-V,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

RISC-V 是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ISA)。该项目于2010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启动。
与大多数指令集相比,RISC-V指令集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而不必支付给任何公司专利费。虽然这不是第一个开源指令集,但它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设计使其适用于现代计算设备(如仓库规模云计算机、高端移动电话和微小嵌入式系统)。设计者考虑到了这些用途中的性能与功率效率。该指令集还具有众多支持的软件,这解决了新指令集通常的弱点。

最近读到一篇关于开源与闭源(专有)指令架构集的争论。Dave Christie的观点,代表了传统闭源 ISA 阵营的观点。而 David Patterson 作为 RISC-V 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代表了开源 ISA 阵营。

Stripe 是如何招聘的

原文链接:https://review.firstround.com/how-stripe-built-one-of-silicon-valleys-best-engineering-teams/

衡量每个招聘渠道的绩效,并在发现最成功的地方加倍努力。

要优化的指标是高质量员工的数量,而不是候选人的数量。

招聘就像营销

招聘员工就像卖公司一样,要宣传公司的卖点。优秀的人才供不应求,你如何让他们愿意加入你的公司?有时需要建立一个品牌。

当你聘请工程师时,需要对对方有基础的了解。比如当你发布:,你想要愿意为公司奉献一生的人时,基本只会吸引二十多岁的人。

透明度是向候选人传达,你的公司是一个理想的工作场所的另一种好方法,特别是offer阶段。

不要将间接证据视为权威

不要仅仅因为某人在 Google 工作过就认为他们会拥有广泛的分布式系统知识。谷歌规模的公司通常拥有预先构建的基础设施,工程师不需要知道如何构建它就可以使用它。每当 Stripe 对某人的能力作出假设时,结果都证明他们是错误的。向与他们共事过的人寻求个人推荐。

The Sunday Test

如果具有杰出工程才能的候选人不适合团队文化,Stripe 就会拒绝他们。每个候选人都必须通过“周日测试”。如果周日这个人独自在办公室,你是否更有可能进来并想与他们一起工作?如果答案不是明确的“是”,那么就不要雇用。雇用一些坏蛋可能会影响您未来吸引顶尖人才的能力。从短期来看,你可能会错过真正优秀的人才,但就像招聘一样,你必须打持久战。

新职位或新部门的第一个员工非常重要。

每当您为特定角色或部门雇用第一人个时,请始终坚持寻找掌握精通所有事项的人。此人定义了其部门的发展轨迹,并可能负责组建该团队。他们需要激励其他有才华的人愿意与他们一起工作。

这种角色可能非常难找。

Hire People Instead of Roles

招聘人而不是招聘岗位,可以因人设岗。对于 Stripe 来说,一件事很有效,那就是招募那些在组织中没有立即发挥明显作用的人。如果你能想到这个人可以做的一件事,那么两个月后他/她可能还会做另外十件你没有想到的事情。专注于招聘来填补某个职位可能会让你更有可能牺牲质量,只是为了找到拥有合适技能的人。

相信你的直觉

和一个人在一起的感觉也是很准确的。

12个月,12个初创产品

自从年初听说了 Pieter Levels 的创业故事之后,就很佩服。我现在虽然能构建产品了,但有时太完美主义了,拖延很严重。因此也想模仿 Pieter Levels 在 12 个月内创建 12 个创业产品。时间从2024.9.1开始,到2025.8.31结束。

要旨:

一. 避免完美主义,一定发布产品。

完成>完美。自己曾总因产品不够完美,而不断拖延发布时间,这样的拖延,无论多么好的创业机会都会丧失。

二. 避免一味学习

学习不是真实的进步。开始新的事情是不舒服的,因此你选择阅读一篇文章或参加一门课程,这样你就可以告诉自己你正在工作,但实际上,你只是在舒适圈中打转。在12个月内创建12个创业产品,逼迫自己不断创新地做一些事情。

我的进度报告:

1.Snap-Ingredient(食材专家)

image-20240919181826352

(持续更新中……)

文摘-24年8月

原来「李沐」停更去创业了。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7076357

22年年底的时候想到两个用大语言模型(LLM)做生产力工具的想法。碰巧遇到张一鸣,就向他请教。讨论之后他反问:为什么不做LLM本身呢?我的下意识退缩:我们之前在Amazon的团队做了好几年这个,得上万张卡,和blabla这么一大堆困难。一鸣呵呵表示:这些都是短期困难,眼光得看长远点。

有了钱后就去买GPU。问各个供应商,统一回复是H100交货得一年以后了。灵机一动,直接给老黄写邮件。老黄秒回说他来看下。一个小时后超微的CEO就打电话过来了。多付了些钱,插了个队,20天后拿到了机器。很荣幸早早的吃到了螃蟹。

螃蟹吃到怀疑人生,遇到了各种匪夷所思的bug。例如GPU供电不足导致不稳定,后来靠超微工程师修改bios代码打上补丁;例如光纤的切开角度不对,导致通讯不稳定;例如Nvidia的推荐网络布局不是最优,我们重新做一个方案,后来Nvidia自己也采用了这个方案。至今我都不理解,我们就买了不到一千张卡,算小买家吧。但我们遇到的这些问题,难道大买家没遇到吗,为啥需要我们的debug?

那么一个人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小时候曾因为想不清这个问题而抑郁。所以潜意识里,我想去创造价值,获得存在的意义。我选择“上进”,去提升自己的创造价值的能力;选择录长视频和写教材,创造教育价值;选择去写读博、工作、创业的总结,描述里面的纠结和困难,创造事例的价值;选择去创业,团结很多人的力量去创造更大价值。



Eric Schmidt 斯坦福演讲

Google decided that work life balance and going home early and working from home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winning. And the startups, the reason startups work is because the people work like hell. And I’m sorry to be so blunt, but the fact of the matter is if you all leave the university and go found a company, you’re not going to let people work from home and only come in one day a week. If you want to compete against the other startups with the early days of Google, Microsoft was like that. Exactly.
谷歌认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早点回家和在家工作比获胜更重要。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初创公司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人们拼命工作。我很抱歉这么直言不讳,但事实是,如果你们都离开大学去寻找一家公司,你们不会让人们在家工作,每周只来一天。如果你想与谷歌早期的其他初创公司竞争,微软就是这样的。确切地。

But now it seems to be, there’s a long history of in my industry, our industry, I guess, of companies winning in a genuinely creative way and really dominating a space and not making this the next transition. So we’re very well documented. And I think that the truth is founders are special. The founders need to be in charge. The founders are difficult to work with.
但现在看来,在我的行业、我们的行业,我想,公司以真正的创造性方式获胜并真正主导一个空间,而不是将其作为下一个转型,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我们有很好的记录。我认为事实是创始人很特别。创始人需要负责。创始人很难共事。

They push people hard. As much as we can dislike Elon’s personal behavior, look at what he gets out of people. I had dinner with him and he was flying. I was in Montana. He was flying that night at 10 PM to have a meeting at midnight with x.ai.
他们对人们施加压力。尽管我们可能不喜欢埃隆的个人行为,但看看他从人们身上得到了什么。我和他一起吃晚饭,他正在飞行。我当时在蒙大拿州。那天晚上 10 点,他乘飞机前往午夜与 x.ai 开会。

Coke and Pepsi will still be around and the fight between Coke and Pepsi will continue to go on and it’s all glacial. When I dealt with telcos, the typical telco deal would take 18 months to sign. There’s no reason to take 18 months to do anything. Get it done. We’re in a period of maximum growth, maximum gain.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仍将存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的斗争将继续进行,而且一切都是冰冷的。当我与电信公司打交道时,典型的电信公司协议需要 18 个月才能签署。没有理由花 18 个月来做任何事情。完成它。我们正处于最大成长、最大收获的时期。



[E Pur Si Muove](https://blog.samaltman.com/e-pur-si-muove)

Earlier this year, I noticed something in China that really surprised me. I realized I felt more comfortable discussing controversial ideas in Beijing than in San Francisco. I didn’t feel completely comfortable—this was China, after all—just more comfortable than at home.
今年早些时候,我注意到中国发生了一些令我惊讶的事情。我意识到,在北京讨论有争议的想法比在旧金山更舒服。我感觉并不完全舒服——毕竟这是中国——只是比在家里舒服多了。

限制言论会导致思想的限制,继而导致创新的限制。最成功的社会通常是最开放的社会。通常主流思想是正确的,异端思想是错误的,但真实和不受欢迎的思想才是推动世界前进的动力。

因此自己也应该对不同的思想更包容。



[The Post-YC Slump YC](https://blog.samaltman.com/the-post-yc-slump)

Sam Altman 指出,很多公司在离开YC之后,没有继续坚持不懈地专注于构建一个伟大的产品,而是专注于其他。而且工作也不那么努力,效率也比较低。(失去了YC期间的同辈压力)

这也让我想起之前在黑客松时爆棚的生产力。

在 YC 期间,我们毫不留情地提醒初创公司,虚假工作不算数,无论您做得多么激烈,仍然会让您获得失败的创业机会。我们也很无情地询问你的进步,如果事情不顺利,我们会对你诚实。在 YC 之后,我们与初创公司的联系减少了——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对我们暗淡无声。就其本身而言,这几乎总是一个迹象,表明创业公司做得很糟糕。

冲浪在同一片海

当代的各种网络文化,可能也是构成「我是中国人」的认同之一。

最近在纽约,想认识中国人实在太太容易了:只要听到有人说中文,上去打招呼就行。然而自我介绍自己是 I 人或 E 人,好像才是中国人身份认同中最有辨识性的一部分。

当代的各种网络文化,似乎是网络上许多中国年轻人主动塑造的共同认同。

不鸟万如一对身份认同的看法:[1]https://blog.yitianshijie.net/2024/08/12/what-does-it-mean-to-be-chinese-according-to-sub-wb/

sub_wb_ 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https://www.threads.net/@sun_wb_/post/C-iOXJqIYkM/

新的焦虑(留学版)

从留学开始,就有了很多很多新的烦恼。

租房

首先,在美国租房就是极大的难题。

很多人会选择在国内提前租好。但在国内看美国的房子可不容易,照片想拍得好看太容易了,很多问题只有线下才看得出来。我当时虽然花了很多时间找房,但对价格和位置都没有认知,一开始把预算设的很低,也意味着没什么好房子。而且租房效率也很低,要跟很多人线上了,「线上聊天」这种事自然超级浪费时间,真心心疼。

况且租房就是至少一笔二三十万的决策,我不是很信任单纯地线上看房。万一踩雷了,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因此没有选择在国内就找好,而是想先找短租,落地美国后再去看房租房。

(不得不说一句,1500人民币住的酒店可真凄凉,再中国酒店习以为常的牙具、吹风机、拖鞋、热水壶、沐浴露、茶叶等等都没有,几乎就是什么都没有。不知道美国其他酒店是不是也是这样。)

然而一开始在Airbnb, StreetEasy等多个美国网站上找短期的房子,都需要美国电话卡,但当时时间太紧了,又没借到电话号码。(当时我还不知道可以在国内提前就买美国电话卡。)但突然发现美国入关时是要求要有住处的,很头疼,也尤其担心入关。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先住几天酒店过渡。(幸好入关很顺利)

后来落地后找到新的长期住处还比较顺利。在各个平台上搜,还直接线下去各个apartments看房。但是新的住处是9.1开始,而我到美国是8.21,意味着我又十多天要找地方住。这在中国的话就很容易解决,即使一直住酒店也还不会特别贵。但是在纽约,最便宜的酒店一天也要1000~1500人民币。后来我软磨硬泡一个只肯出长租的朋友,短租给我一个星期。虽然我也付了钱,但还是颇为感激的。

文摘-24年7月

《Google “We Have No Moat, And Neither Does OpenAI” 谷歌“我们没有护城河,OpenAI 也没有”》

旧文重读,这篇文章很重要。



《The 18 Mistakes That Kill Startups》

Paul Graham 对初创公司提了一些建议:

  1. 不要只有一个创始人,即不要独自创业。因为这表明你的idea 吸引不到其他人参与。而且创业很困难,你需要合伙人一起集思广益,说服自己避免愚蠢的决定,并在陷入低估时振奋起来。

  2. 要选一个好位置。最好是硅谷,其次是波士顿、西雅图、奥斯汀、丹佛和纽约。

  3. 不要害怕竞争,不要做太微小的市场。

    3. Marginal Niche 3. 边缘利基

    Most of the groups that apply to Y Combinator suffer from a common problem: choosing a small, obscure niche in the hope of avoiding competition.
    大多数申请 Y Combinator 的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点: 问题:选择一个小的、不起眼的利基市场以避免 竞赛。

    If you watch little kids playing sports, you notice that below a certain age they’re afraid of the ball. When the ball comes near them their instinct is to avoid it. I didn’t make a lot of catches as an eight year old outfielder, because whenever a fly ball came my way, I used to close my eyes and hold my glove up more for protection than in the hope of catching it.
    如果你观察小孩子做运动,你会注意到下面的 到了一定年龄他们就会害怕球。当球靠近时 他们的本能是避免它。我没有抓到很多东西 作为一名八岁的外野手,因为每当飞球到来时 我的方式是,我常常闭上眼睛,更多地举起手套 保护而不是希望抓住它。

    Choosing a marginal project is the startup equivalent of my eight year old strategy for dealing with fly balls. If you make anything good, you’re going to have competitors, so you may as well face that. You can only avoid competition by avoiding good ideas.
    选择一个边际项目相当于我的八个项目的启动 一年前处理飞球的策略。如果你做了什么 很好,你将会有竞争对手,所以你不妨面对 那。你只能通过避免好的想法来避免竞争。

    I think this shrinking from big problems is mostly unconscious. It’s not that people think of grand ideas but decide to pursue smaller ones because they seem safer. Your unconscious won’t even let you think of grand ideas. So the solution may be to think about ideas without involving yourself. What would be a great idea for someone else to do as a startup?
    我认为这种面对大问题的退缩大多是无意识的。 人们并不是想到了宏伟的想法,而是决定去追求 较小的,因为它们看起来更安全。你的无意识甚至不会 让你想到宏伟的想法。所以解决方案可能是考虑 不涉及自己的想法。什么是个好主意 别人来做初创公司吗?

    这点特意直接摘录原文。Paul Graham 这篇文章创作于2006年,所以我不确定在2024年,这些建议是否是 100% 正确的。因为上面几点都和 Pieter Levels 都很不同。Pieter Levels 建议首先独自创业,因此对创业的地点更没有要求,而且建议从微小的市场切入。

小红书的粉丝有用吗

今天也在想:小红书的粉丝有什么用?

如果是自己的粉丝的话,自己可以或许推广一下自己的产品,或者可以作为个人品牌来推广自己。但好像很多小红书号,不能做这样的用途,只可以接一些利润微薄的商单。

昨天泽凯哥跟我说,他在国外留学时,「小红书简直是救命稻草」「新时代的百科全书」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小红书上可以产生那么多的生活指南,而百度不能?而且,小红书的流量逻辑,让作为创作者的自己倍感焦虑,为什么小红书的 UGC 还可以做得那么好?

无需扩展

《The New Internet 新互联网》

在现代计算中,我们容忍长时间的构建,然后是 docker 构建,然后上传到容器存储,以及程序运行前的几分钟部署时间,甚至在日志输出上传到您可以看到它的地方之前的时间更长,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被欺骗了,认为一切都必须扩展。人们对部署到最新的新兴容器托管服务感到兴奋,因为它只需几十秒即可推出,而不是几分钟。但是在 1990 年代我缓慢的计算机上,我可以运行一个 perl 或 python 程序,该程序在毫秒内启动,每秒处理超过 0.2 个请求,并立即将日志打印到 stderr,这样我就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编辑-运行-调试,每分钟多次。

而事实上,很多东西根本不会扩展,所以也不需要提前扩展。但类似的扩展工作可能提前占用了开发人员大量的时间。

如何天使投资(2)

我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谈论这个大的话题。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来自 Naval。Naval是著名的风险投资家,他写的《纳瓦尔宝典》也曾风靡于创投圈。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着很好的判断力

心理学上,有「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一种认知偏差:在特定领域能力有限的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或者说,无能者很难认识到自己的无能。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但也说明,我们很难知道自己有没有好的判断力。

Naval 认为,需要5~15年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好的判断力,并且需要有一个计划,来长期校准并提高自己的判断力。

在种子阶段,判断更多的是关于人的判断、产品潜力和市场潜力,而不是你衡量现金流、客户获取成本或病毒式传播指标的能力——因为你没有太多数据。

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可以理解为对知识匮乏的一种对冲。

Naval认为,在天使轮阶段,没有人有足够的信息,能抱有很高的信念,或万无一失的判断

博客、小红书和即刻

最近在同时运营博客、小红书和即刻。

我发现只要发小红书,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流量逻辑。Utility(效用)不可避免地变成点赞、收藏和浏览次数。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会渐渐偏离自己分享的初心,而去关注读者喜欢阅读什么样的内容,自己创作什么样的内容会获得更好的数据,然后根据读者的喜好来创作。也似乎不可避免地为了保持更新频率,而输出一些质量一般般的内容。发到最后,自己也感觉自己创作的内容很没有营养。

而且小红书也不是一个适合沉淀的平台。很多纯文字的想法并没有合适的配图。而且早期的内容,读者点进主页之后,也需要下划很久才能找到。

最近读到《WTF happened to blogs 博客怎么了》:「Blogs are raw, unfiltered windows into someone’s mind.博客是进入某人原始的、未经过滤的思想的窗口。」至少我现在发博客,不会有流量焦虑。Plausible(一个流量分析工具)过期后,更不会每天都去查看访问量。在这样的心态下,反而感觉能写出一些更真实,更值得阅读的内容,沉淀得也会更有深度一点。

或许,我下一篇文章就应该写《小红书创作者应该如何避免流量焦虑》。